Friday, May 15, 2009

hatwin's experience

http://www.mitbbs.com/article/Stock/31877997_3.html

关键是钱是怎么赚的

所有交易都有自己的trading signal.不是根据自己想象,不是根据news.完全是data
driven.一句话,操作与人的thinking没有关系.

运气可以让你短期赚个几倍,但长期来看,还是要亏钱的.

既然你要赚钱,至少要知道你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吧?

股市涨就赚钱? 呵呵,股市本身不创造财富,有些企业给点儿分红,你赚的钱从哪里来?

你的钱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拿出来的.那么你显然拿不到庄家的钱.你赚的钱就是别的散户
亏得钱.他们亏得钱还要撑起机构的利润,能给赚钱散户剩下的就那么一点点儿. 你要成
为那一点点儿长期赚钱的散户,你就要成为散户里的top5%.

请问自己为什么比其他95%的人水平高呢? 如果没有找到,就要继续学习.

股市的出路只有两条,赚钱一只赚,亏钱退出. 就用银河的签名党,股市就是提款机,有些
人管取,有些人管的存.

提高自己是唯一的出路.

再多说几句,我的一个同志问我,什么时候买,我说任何波都有回调,做下一波吧.
他说:"那就是现在的价格高了?"我说:"你错了,没有价格高低,只有波段,举个例子,现在
一只股票10块,我说得回调不是说,你要等他到9块再买,而是等他这波走完,如果他这波
走到15块完,回调到12块结束,那就12入,做下一波."

他说:"那岂不是不如现在买了赚得多",我说:"你只看到价格,只关系赚多赚少,而不是追
求trend,不是追求赚钱的方法,那么你短期,几笔赚钱亏钱都没有意义,长期来看,你一定
亏钱."

Thursday, May 14, 2009

书摘 专业投机原理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finance&MsgID=1467107




文摘

第一章 从赌徒到市场宗师:一位专业投机者的历程
人 们称我为交易者,但本书主要是为投机者与投资者而写的——如果你了解这三个名词之间的差异,你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矛盾。所以,首先让我来做一件政客永远都不 曾做的事:界定我的用词。任何市场同时都存在三种价格趋势:短期趋势,它可能持续数天至数个星期;中期趋势,它可能持续数个星期至数个月;长期趋势,它可 能持续数个月至数年。在市场中,也就存在三种基本类型的参与者:交易者、投机者与投资者。
交易者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盘中交易或短期趋势上。他们买卖股票、债券、商品或任何交易工具,时间框架都在数分钟至数星期之内。投机者专注于中期趋势,他们建立市场头寸,并持有大约数个星期至数个月的时间。投资者主要是考虑长期趋势,持有的头寸可以长达数个月至数年之久。
在 进一步讨论之前,我希望表明我的立场,当我提及投机者(speculator)时,我没有任何贬损的意思。当我使用这个名词时,它仅代表上述说明的意思: 主要是参与中期趋势的市场玩家。根据我个人的看法,投机行为(speculation)经常被赋予一种负面的含义。一般来说,投机者被视为炒作股票、房地 产或其他交易工具的人。然而,事实上,所有市场的投机者都是根据中期的价格趋势,希望通过买卖行为而获利。投机者可以为市场提供不可或缺的流动性 (liquidity),在大多数情况下,也可以促进金融资产的顺利转移,并通过资产配置让它们发挥最佳作用。本书其他部分还会进一步区分投机者和其他市 场参与者之间的差别。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大体上扮演投机者的角色,但这并不是我所扮演的唯一角色,因为我曾参与所有这三种趋势。在我所进行的每笔交易中,我都熟悉相关知识,所以我应该可以被称为:一位愿意投资的投机性交易者。因为缺乏更合适的名词,所以我选用“交易者”这个头衔。
以 我处理金融市场的方法来说,这三种行为都有相互重叠之处。换言之,投机行为的原理,经过适当的调整之后,它们也适用于交易与投资。如果你了解投机行为,你 可以相当容易地转换为交易者或投资者的角色。更重要地,就近10年来市场所呈现的剧烈价格波动而言,我坚决相信,任何买卖行为如果不了解进出市场的重要 性,或不根据中期趋势调整投资组合的结构,都是相当愚蠢的。这便是我决定将本书主题锁定在投机行为上的原因。
本书内容是根据我对投机艺术的了解, 摘选其中要点构成。此处所谓的艺术是就一般意义而言的,并不是指真正的艺术(fine art)。然而,犹如每一位画家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样,每一位投机者也都有独特的市场风格。虽说如此,但每一位真正成功的市场玩家都必须运用一套相类 似的工具:根据一套有效性始终不变的基本理念与知识拟定决策。从我的知识中,包括我对其他投机者的观察在内,我将抽取最根本的要点提供给你。
我的 投机方法综合了各方面的知识,包括:胜算、市场与交易工具、技术分析、统计概率、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心理学以及哲学。我花了10年时间 (1966~1976年)获得相关知识,并将它们组织为系统化的格式。在1974年之前,我是根据普通常识、技术分析以及谨慎的风险管理进行交易。之后, 我摸索着如何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交易。如果金融交易有一个最致命的缺失,那便是根据单一的事件拟定投资或交易的决策——在不了解整体风险的情况下投入资金。 若希望了解整体的风险,仅有一种方法:学习系统性的知识。
在讲解我的方法与知识之前,让我概略说明一下我的交易生涯,并解释一些关键的发展,它们 引导我逐渐形成投机的知识。在1966~1977年之间的11年,就像是我的学徒时期(很长的学徒时期),经过这段时期的训练之后,我掌握了一个毕生难逢 的良机:在1978年3月~1986年9月间,我通过州际证券公司成为一位独立作业的承包人。在这段时期,我交易股票、债券、期货(包括商品与指数)以及 各种期权,我每年平均收入为60万美元,其中包括我个人的账户以及在“50—50盈亏均摊”的基础上与州际证券公司和少数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我觉得 我已经发现了毕生所追求的自由。
对自由的渴望
就我而言,自由(freedom)不仅仅代表政治上的自由(liberty),它还代表一种 根据自己的理想与期望生活的能力,这需要一种全然独立的经济条件,而唯有赤裸裸的抢劫或自身的愚蠢才可能丧失这种自由。即使是在我10岁出头时,在我的心 目中,送报或送货的工作便相当于是奴隶的生活——太多外来的控制。所以,我便以自己相对比较能够控制的方式赚钱:赌博。
我并不是从事实际的赌博, 而是投机。赌博必须承担不利胜算的风险,例如,彩票或吃角子老虎。投机是在掌握有利胜算的情况下才承担风险。投机的艺术包括许多能力:精确地解释当时的状 况;掌握胜算;知道如何下赌注,即使是在输的情况下,你仍能参与下一盘赌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客观的知识,而不是由情绪主导决策。
对我来 说,“赌博”从来都不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当我开始学习扑克时,我阅读所有相关内容的书,并发现输赢的关键是如何管理胜算。换言之,当你持有的牌可以掌握 胜算时便跟进,否则便盖牌,如此你便居于赢方。所以,我记住每一种牌型的胜算几率,并依此决定对策。这便是风险管理方法的要点所在,虽然我当时并不了解这 一点。
我曾经阅读一本约翰·斯卡耐(John Scarne)写的书e,它间接地改变了我的一生。他谈论许多欺骗的方式,并解释作弊的手法。我了解到:如果希望精通扑克,我必须学习如何识破作弊的手 法。在研究这种新知识时,我发现一家魔术牌戏的专卖店——卢-塔嫩魔术店。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位影响我一生的人——哈里·洛瑞恩。
哈里是扑克牌魔 术最优秀的专家之一,他有关记忆技巧的许多著述使他享有盛名。我当时非常崇拜他,而且现在也是如此。他的每一项技巧都是自己的创新发明,它们结合了意志、 精力、智慧、练习与想象力。他是一位全然自创风格的人,我当时在许多方面都尽可能地模仿他。哈里不仅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的朋友,每周六我大多都泡在卢一塔 嫩魔术店,观赏他和其他魔术师的表演。
我不仅学习哈里的玩牌技巧,更重要的是他的记忆方法。为了练习玩牌的技巧,我随身都带着一副牌。我与女朋友 在看电影时,我的左手会练习单手切牌,而右手就放在每一个16岁男孩与女朋友看电影时所应游走的位置。在16~20岁之间,我的收入颇丰,这主要来自于扑 克赌局与牌技魔术表演。
然而,1965年下半年,我发现扑克赌博是一种处身于法律边缘的行业,显然不适合作为我一生的职业。所以,我翻阅《纽约时 报》的就业版,并发现生物学家、物理学家与证券交易员的收入最高——每年2.5万美元!因为我知道自己对胜算的掌握技巧远胜过分析细胞或原子,于是我便前 往珀欣公司从事报价的工作,目标则锁定为华尔街的交易员,实现我对自由的理想。
判读盘势的智慧
我开始观察金融领域内的成功操作技巧,并阅 读所有相关内容的书。在珀欣公司工作期间,我的崇拜对象是米尔顿·利兹(Milton Leeds),他穿着雪白色的定制衬衫与合身的西装,坐在高台上监视整个交易场所,他在我的心目中就像天神一般。当他通过麦克风喊“99”时,这代表公司 方面即将下单,而且必须优先处理。所有员工都会保持肃静而全神贯注地看着他,直到他下达类似“以市价买进3 000股电话股”的指令为止。
利兹被 视为看盘高手(tape reader),但他通常都是根据新闻交易。他会监视美联道琼社与路透社的新闻报道,当重要新闻发布时,他可以迅速做出判断而下单。在几秒钟之内,场内经 纪人便可以完成他的交易指令。由于他能够迅速判断新闻对市场的影响,再加上整个组织的配合,因此他总是可以掌握行情的先机,这便是他成功的原因。他是一位 非常精明的人,交易记录极为优秀,尤其是记录中表现的一致性,虽然我从来都不曾模仿他的交易方法,但他却是我心目中的成功偶像。我当时的最大愿望便是有一 天我也可以成为一位看盘高手。
在那个年代,大多数著名交易员与投机者都是以判读盘势交易的,我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阅读这方面有限的图书,并练习看盘,记忆许多不同股票的最近价位。通过不断地练习,我开始对市场产生感觉了。
现 在的人们或许并不了解何谓判读盘势,它是现代技术分析的雏形。犹如目前的技术分析一样,判读盘势需要依赖模式的认定。两者之间的最大差异是,模式认定主要 是依靠潜意识,而意识的判断相对并不重要。这犹如体育比赛一样,当你停下来思考应该如何做时,你立刻就会丧失注意力。你必须随时掌握所有因素,所以你无法 根据意识反应。你必须同时观察10~40只股票,不断地记忆先前的高低价位以及重要的成交量。同时,你在潜意识中还必须知道价量跳动的速度与韵律、报价机 的响声、个股发布新闻的频率、大盘指数与个股价格的变动以及价格与成交量的模式。所有这些因素构成的潜意识结论,就是通常所谓的“市场直觉”。
由 于知识的进步——尤其是电脑与通信技术——判读盘势已经成为历史。目前,只要你的经济状况可以负担起一套电脑化的报价信息系统,仅需要按下几个键,便可以 完全掌握过去所谓的“直觉知识”。你可以随时知道任何个股、类股、指数或期货的走势图,而且还可以自动地更新每次的价格跳动。通过某些电脑软体,你还可以 画出趋势线、设定买卖的警示价位……我相信,这种需要特殊才华的判读盘势能力,目前已经不切实际,而且也没有必要了,场内交易员或许是唯一的例外。因此, 交易已经成为一种更加开放而且竞争更加激烈的领域。
然而,所有看盘高手目前仍然掌握一种优势。在拟定交易决策时,你必须绝对相信自己的正确性,但 你还必须接受这一事实:市场可以证明你是错误的。换言之,在被证明为错误之前,你绝对正确。因此,你必须根据原则与法则交易,任何感觉或愿望都不得干涉这 一程序。在买进或卖空时,你都必须扪心自问:“在哪个价位上,市场将证明我是错误的?”一旦你确定这一价位,市场又触及此价位时,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止你 出场。这是最根本的法则:迅速认赔。在金融市场中发生重大亏损,最通常的原因便是人们违背这一法则。虽然很多书都不断地强调这一法则,并以不同方式解释, 但人们仍然会犯相同的错误,这说明人类的天性实在难以捉摸。为了探索这方面的问题,并给出适当的解释,我在本书下卷,将讨论交易情绪与心理问题。
回 首往事,在珀欣公司工作期间,我晚上还到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进修经济学与金融学。此外,我也开始阅读《华尔街日报》以及任何与金融市场相关的书。我在珀欣公司每周的工资是65美元,如此过了6个 月,我转至标准普尔公司从事统计方面的可怕工作。此处的待遇较高,每周90美元,但这项工作实在不适合我的个性,这里就如同图书馆一样寂静无声,每天花费 数小时时间登录与调整数据。如果有人打个喷嚏,我都曾感激万分,这让我有机会打破令人窒息的寂静而说句话:“老天保佑你!”我犯了太多的错误,所以我被解 雇了。这是我第一次在工作上遭遇挫败,因为我当时实在太沮丧了,所以我甚至没有感谢那位介绍我到此追求交易生涯的人,但我又踏上了另外一条类似的路。
非 常幸运的是,我在大学修习的会计学让我找到另外一份簿记工作。当时是1966年年底,我来到莱曼兄弟公司,此处总共有32位合伙人,我负责为其中12位合 伙人整理账目与交易记录。莱曼兄弟公司是一家主要的投资银行,它在许多投资中累积了庞大的资产,例如,以每股4美分的价格大量买进利顿工业,并持有至每股 价格为120美元。在莱曼兄弟公司工作期间,让我有机会实际观察投资银行的作业情况,并了解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参与者之一是如何操作股票与期权的投资组 合的。于是,我逐渐理解期权的运作方式,并因此成为期权会计账的专家。
我在莱曼兄弟公司学到一条我永生难以忘怀的经验。由于我负责登录账目,因此 我相当了解他们赚了多少钱。有一天在登录账目时,我发现莱曼兄弟公司不断地为其信托基金买进超级电子的股票。当时我对投资尚懵然无知,我猜想这家大投资机 构应该了解自己在做什么,所以我打电话给哈里·洛瑞恩,并把这件事告诉他。哈里听信我的说法,他以每股44美元的价位买进不少股票。在随后的几个月之内, 我无助地看着股价一路跌至30美元。哈里最后卖出他所持的股票,总共亏损4万美元。我当时的感受远甚于我个人的任何损失。这是我最后一次建议朋友买进某只 股票,但不幸地却不是最后一次误信别人“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建立头寸。然而,我确实学到了一个教训:不可基于帮助朋友的立场,免费提供任何有关市场 的建议。在职业的立场上管理他人的资金,这种情况是可以接受的,即使这个人是你的朋友也是如此;如果发生亏损,这只不过是职业上的协定。然而,当你认为是 在帮助朋友而提供建议时,又完全是另一回事——实际的结果通常是伤害而不是帮助。总之,我在莱曼兄弟公司工作的同时,仍继续研究,并利用哈里传授的记忆方 法,熟记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1458只股票代码。1968年,我向法勒一施米特公司应聘工作时,我将这方面的技巧展示给负责招聘的合伙人里基·伯格 曼(Ricky Bergman)。在赞不绝口的情况下,里基录用了我,我也充满热忱地开始了我的交易生涯。

序言

有 关金融市场方面的书……我个人的图书馆也至少有1200本。它们主要是讨论证券分析、期权策略、期货策略、技术分析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书。这些书大多都包 含相当不错的构想,其中约2%是真正优秀的作品。然而,它们大多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试图推销一种“战胜市场”的方法,很多方法甚至没有经过实际市场的完 整测试。另一些书的内容非常专业,除非读者已经拥有相当充分的相关知识与多年经验,否则根本就无法了解。
市场新手或专业老手都通过试错,花费大量 的宝贵时间来学习有关市场的知识,或试图将某种方法运用在市场中。我希望寻找一本可以避免上述无谓浪费的书,它包含所有的市场基本观念与获利知识。结果, 我却找不到一本合适的书,所以我决定自己写一本。另外,我也希望为读者提供我对市场的观察与发现,它们协助我在10 年内,创出每年平均70.7%的名义回报率,而且其中任何一年都未曾发生过亏损。
在华尔街的交易生涯中,我总结出一种独特的方法来整合各方面的知 识,包括:胜算、市场与交易工具、技术分析、统计概率、经济学、政治学以及人类心理学。大多数市场玩家都依赖其中一个、两个或三个领域内的知识,我却结合 这些领域的知识试图从各个角度来评估风险与回报的关系,以确实掌握自己的胜算。这看起来似乎相当复杂与烦琐,实际上并非如此。将所有领域的相关知识浓缩为 可以直接运用于市场的原则,复杂的体系可以简化为相对单纯而易于操作的基本思想。本书便是希望阐述这些基本思想,它适用于像我这类以书籍作为主要信息来源 的市场玩家。
孩童时代,我阅读的第一本书是有关棒球选手的书。我非常热爱棒球,并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为顶尖级的职业选手。于是,我阅读著名运动员的 故事——“名人堂”内的选手,如泰·科布(Ty Cobb)。我模仿他们,学习他们的打击与防守风格,如此不断地练习,直至有一天,我发现我已经不再模仿了,因为我已经掌握了这些技巧。我的一生都以这种 模式学习:选定一个目标,阅读与观察这些专业人士的教诲,通过模仿而不断地练习,最后我可以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然而,情况已经有了改变。我在孩童时代的愿望是成为英雄——成为另一个泰·科布,希望在奥运会上赢得金牌……但是,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你总是必须放弃这种追求荣耀的想法。
社 会上普遍存在一种看法——在美国尤其如此——如果你在你所处领域内不是第一,则你就必然有所欠缺。可是,位于第一的仅有一人,我认为如果人们以成为第一为 主要目标,这相当于在追求挫折的人生,即使他们确实可以达到目标也是如此。以西部时代的快枪手为例,一旦你被公认为是最快的枪手,你也是众人希望击倒的对 象,最后当你被击倒时,你还拥有什么呢?唯有在可以持续的情况下,荣耀才是美好的(当然你首先必须拥有它),但荣耀通常无法持续很久。以我最近观赏的“美 国网球公开赛”为例,某位评论家引用格拉芙(Steffi Graf)的说法,她在每30场的比赛中仅对其中的一场感到满意。格拉芙是最杰出的网球选手之一,在最近三年的比赛中,她的胜率高达97%,但她对她的比 赛基本上都不满意。这非常不幸,像格拉芙这样拥有很大成就的选手,她对自己的表现却基本上都不满意。
成功与快乐来自于自我潜能的实现,并认识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过程,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在这个前提之下,我撰写这本书是为了协助人们在金融市场中追求最大的人生意义:自我满足(self-satisfication)。
类 似泰·科布、巴比·鲁斯(Babe Ruth)、威利·梅斯(Willie Mays)、米基·曼特尔(Mickey Mantle)以及其他当代著名选手,他们都成为孩童们心目中的偶像,而让孩童与成人都将运动视为一个绽放荣耀的领域。然而,每位优秀的职业球员都有一段 非凡的经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他们以经年累月的一贯性表现脱颖而出。这群历经考验的职业选手,对孩童的影响可能更胜过电影明星。近年来,许多顶尖级的 职业选手丧失对自我的控制而沉迷于药物之中,这些经常都是荣耀带来的结果。
我是一位市场专家——如果你认可的话,我称得上是一位大联盟的“球员” ——我是这个领域内的顶尖专家之一。然而,如果存在所谓的“交易者名人堂”(Trader's Hall of Fame)的话,我想我可能无法入选。在任何特定的期间内,许多市场玩家都比我赚的钱要多。某些人曾经赢得交易竞赛,某些人曾经大赌一番而获胜。许多人曾 经顶着荣耀的光环,但随后又黯然失色。我从来都没有参加过交易竞赛,也从不参与我输不起的赌局。我想我最大的长处就是我的一致性表现。就如同那些荣耀焦点 以外的棒球选手一样,我引以为豪的是我可以一直留在场内比赛,并持续地提升自己的技巧,或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己。
在阅读任何领域的书时,我总是要求该书的作者或讨论的对象拥有公认的成就。所以,如果我宣称自己拥有一致性的表现,我就应该拿出证明。
我 的交易生涯起始于1966年,当时我在华尔街担任报价的工作。我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在非常稳定的情况下,经年累月地赚钱。从1971年开始独立交易以 来,截至1988年1月停止从事例行的盘中交易为止,我的交易账户不曾在任何一年发生亏损。在1972年7月1日至1987年12月31日之间,我为自己 与我所管理的账户总共赢得1000万美元的毛利。在这些账户中,我必须对盈亏承担至少一半的责任。
列出了我在1972~1987年之间的业绩。我 在州际证券公司服务时,也通过自己在雨果证券公司的账户交易,这部分交易并没有列入表中。我在雨果证券公司的交易业绩大致与在州际证券公司的交易业绩相 同,所以表中的总业绩实际上应该增加一倍。然而,为了避免混淆,我并没有计入这段时间在雨果证券公司的交易记录,因为这些业绩除了来自个人的操作外,其中 还包括我所委托的交易者的交易业绩。即使不考虑这部分业绩,我想表中所列数据应该也可以代表相当不错的平均交易业绩,足以让我向人们传授一些交易技巧。
然 而,除了基本的交易知识以外,你还需要学习许多相关技巧。即使是最优秀的交易者也有陷入低潮的时候,比如一些才华横溢的大学生交易者始终不能跻身进入大联 盟。如果我在交易生涯中学到了什么,那便是:知识本身绝对不是成功的保证。除了知识,你还需要一套执行知识的管理计划以及严格遵守计划的心理素质,这样才 可以免除情绪的干扰。这便是本书将要讨论的内容:在心理上与财务上界定一种从市场中获得成功的方法。
由于篇幅有限,我必须假定读者对金融市场的运 作已经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我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某些初学的专业交易员可以在校园外攻读“投机学”的博士学位;某些业余人士如果不希望将所有的市场 决策交付给经纪人或基金经理人,则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完整的交易技巧;对于某些专业老手,如果他们希望了解如何预测经济与市场,也可以从本书中获得一些帮 助。
在股票与商品之中,都有所谓的市场玩家(market player,有时也可译为行情玩家)与价值玩家(value player)。市场玩家基本上是根据他对市场价格走势的知识来交易。价值取向的玩家,则是买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或商品,并持有相当一段时间以等待升值。 就大多数成功的交易者来说,他们都同时具有这两种取向,但前者多于后者。我的情况也是如此——主要是以市场行情为取向。所以,本书的重点在于:如何预测市 场的价格走势,以及如何管理市场、股票或商品的风险。至于如何选择值得进一步分析的类股,并解释个股在何种条件下可以上涨,这在本书中仅居于次要的地位。 有关如何详细分析个股,读者可以参考许多选股策略的好书,以及许多专业分析师在这方面的著述。非常感谢这些分析师,因为他们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虽然这些 信息经常相互矛盾。
我的市场经验可以回溯到1966年。到目前为止,我对我的交易业绩颇引以为豪。我总结出一套在金融市场中稳定获利的方法,而且 不需要埋头于无数的公司财务报表中,也不需要综合评估许多“专家们”的分歧意见。本书上卷将解释我所使用的方法的基本知识,这部分较为简单。下卷将解释如 何综合这些知识,并让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这部分较难。
自从本书上卷1991年首次出版以来,市场出现一种不寻常而又普遍的现象:市场总是具有相 同的性质,因为它们都始终不断地变化。股票市场已经成为一种“机制性的泡沫”(institutionalized bubble)交易工具。我开始学习交易的时候,市场起伏不定而且波动相当剧烈。在1966~1974年之间,有4年呈现上涨的行情,5年呈现下跌的行 情。然而,自从1974年以来,则有15年上涨而仅有3年下跌。这三次下跌的幅度都相当有限,分别为1977年的7.1%、1981年的4.9%以及 1990年的3.1%(这里以S&F 500为准)。最近10年,S&P 500的年回报率平均为19.1%。犹如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房地产市场一样,股票市场已经成为“有保证”的投资渠道。
基于这个缘 故,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投资者纷纷转入股票市场,因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3%的收益率显然不具吸引力。一般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抱着这种“绝对不会亏损” 的心理,终将导致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大财富损失。其原因并不难发现,1975年联邦储备银行与卡特总统选择以通货膨胀为手段,促进美国经济恢复“增 长”;20世纪80年代预算赤字取代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总统又回过头来选择通货膨胀。1991~1993年,股票市 场的表现如此耀眼,其原因很简单:
1.调降公司所得税,平均税率由43%降为37%。
2.利率水平下滑,联邦基金的利率由1989年3月 的10%,降为1992年第二季度的3%。这可以保证公司的盈余可以得到改善。请注意,美国是一个信用高度扩张的国家——在创造每一美元的税前盈余时,企 业界在1990年需要支付70美分的利息费用,现在仅需要支付50美分。
3.提高生产力(企业界大量裁员)!
这并不代表美国经济的增长,而仅是公司盈余的暂时性增加。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当利率与税率调高时,公司的盈余将遭受致命的打击!我建议你仔细阅读第9章与第10章,以了解经济体系目前的基本情况。另外,第6章与第7章的技术分析内容也完全适用于现今的市场。
我真心希望本书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并祝福你一切幸运。根据我个人的看法,在世纪的交替之际,你确实需要本书的协助和我的祝福。


后记

本书的宗旨是试图阐明金融市场的现实与真理。就这方面来说,最适当的方式是辛勤地研究,客观地分析,并观察历史的发展。在本书结束之前,我希望提出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它们来自于我尝试了解市场与经济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经济循环的起伏来推动文明进步。
这是一种政治的演讲。它实际上是一种追求自由的过程,以挣脱各种假借善意之名而表现的控制力量。控制的理由是为了国家、贫困者、饥饿者、共同的利益、利他主义或人类无穷欲望中的任何需求。然而,归根结底,这只是国家统治者控制人民的欲望。
在 有关金融交易的书中,这是你很少接触的一个主题,但它实际上非常重要,因为资本主义是历史上极不寻常的现象。在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出现于 1776~1913年之间的137年期间,而终止于我们正式采纳第六修正法案(以累进税率课征所得税)与成立中央银行。以下说明该主题的一些基本资料,以 及它们与作为交易者的你有何关联。
很少有人会注意其自身的心理架构。你的信念以及你持有这些信念的理由,它们将决定你的行为。你的信念体系将在不 知不觉中,决定你如何交易与生活。看起来或许有些奇怪,你在潜意识上已经被灌输一种思想:“赚钱”是可以的,但你不应该赚取或保有太多。不论是新闻媒体、 报纸杂志、电影、图书、教师、政治人物还是宗教领袖,都不断要求你牺牲个人的福利,并告诉你,协助他人才是正确的道德观。你可以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察觉这种 现象。电影中富有者被描述为坏人,通常都是从事白领犯罪的生意人。虽然你因为电影明星、故事内容或演技而欣赏电影,但哲学上的主题却是“富有者”,以及自 利(selt—interest)与牺牲的抉择。自利与牺牲是相互对立的道德观念,虽然两者并不相互排斥。然而,何者才是比较重要而恰当的观念呢?这是一 个你必须处理的问题,因为你对金钱的看法将影响你的交易,而且交易的目的在于创造财富。创造的财富越多,你的工作表现便越理想。
道德是一种价值 观,它将引导你的抉择与行为。就个人的层面来说,它决定你应该如何生活;就政治的层面来说,它决定社会应该如何运作。在过去,道德观主要是由宗教提供的, 它反映在“十戒”之中。可是,道德观并不受到独占的操控。自从18世纪初期以来,国家已经取代上帝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道德观是由公共利益来界定 的,换言之,全民的幸福或普遍的牺牲精神。“自利”的观念几乎从来都不受重视。
18世纪以来,大多数哲学家都很轻视财富(或许是他们都是厌恶工作 的知识分子,因此很贫穷)。据说马克思(Karl Marx)的母亲曾经说过:“如果卡尔能够停止谈论资本而实际去赚一点,那就好了。”当然,他有一位赞助者恩格斯(FriedrichEngels)。具 有讽刺意味的是,恩格斯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制造商,他在资金上支持他的儿子与马克思。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与康德(Immanuel Kant)也是如此,前者是环保主义与福利国家的倡导者,后者则主张利他主义(altruism)的伦理学说。
还有少数哲学家与知识分子主张,创 造财富不仅可以接受,而且还是“良好的行为”。最著名的两位人物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与约翰·洛克(John Locke)。美国宪法中许多观念都是出自他们两位的主张。杰斐逊(Jefferson)便在《独立宣言》中引用约翰·洛克的评论。
谁对?谁错?财富是善还是恶?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必须以现实为起点,或一般的情况究竟如何?换言之,相对于这些学者与理论家的“愿望与理想”,一般人的看法又如何?
人 类都痛恨贫穷。我们通过工作来避免贫穷,以及它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避免贫穷而追求富裕。对一般人来说,是否应该停留 在贫穷中,这并不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避免贫穷的方法有:(1)福利(你欠我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食物、医疗保健、住屋、衣服以及有线电视——这是我不 需工作便应该拥有的东西,因为我是人类);(2)以偷窃或其他不合法的方式取得;(3)继承;(4)辛勤的工作,这也是一般的方法。
辛勤的工作并 不能保证成功,但它通常代表一种最低的安全感。所有人都偏爱富裕而厌恶贫穷,虽然一些伪君子们会提出相反的论调。例如,国会议员将他们自己的薪水由 1982年的60662美元调升为1992年的13万美元,调升的幅度为141.3%,而同期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仅上升41.9%……可是,国会议员仍然主 张里根的政策仅是造福富人。
追求财富是一种普遍、经常、重要、完全、美妙的欲望。大多数人每天工作8个小时或以上(不计往返工作地点所花费的时 间),以赚取金钱来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追求财富是男人的普遍欲望,并借此吸引女人。以往,女人希望嫁给成功的男人,以便安心地养育子女。目前,社会的形 态已经发生改变,许多女人也有自己的事业,并在财务上协助家庭,但她们仍然偏爱有钱有势的男人,至少是经济条件不差的男人。
有些人主张利他主义,他们认为人应该超越对金钱的热爱,以追求更高的道德(牺牲)。对于这些人来说,我希望提出一个问题:你根据什么标准来判断这种道德?所有人的普遍标准是生命——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生存在地球上的另外50亿人口,也不是其他动物或植物。
你 的生存、价值、目标与生命,才是创造财富之所以为“善”的根本原因。你的生存与目标将决定你的抉择与行为,这才是你需要道德观的理由。满足无限陌生人的无 穷需求与欲望,这是不可能赖以生存的道德观。唯一“合理”的道德观是对生命的相互尊重。某些宗教主张,死后的情况才是生命的目标。基督教宣称,有生之年的 真正道德目标,是在天堂占有一席之地;某些基督教派系认为,为了顺利进入天堂,你必须保持贫穷、忍受痛苦,并为亚当偷食(知识之树的)苹果而赎罪。这并不 是人类真正的生活方式,即使他是虔诚的教徒。人类的天性与实际的情况认为:“这是一套相当不错的理论,但我拒绝以它作为生活的准则,虽然我相信上帝。”
你 的生活应该以持续生存为最高(主要)的价值原则。你不应该为了一些你不认识的人,或某些试图当选连任的政治人物,而在社会的祭坛上牺牲自己。艾恩·兰德 (Ayn Rand)在她的小说《生而为人》的前言中,曾经非常恰当地表达了这个观点,她试图从个人的角度来阐明这部小说的哲学主题——生命的最高价值。一位年轻的 女孩被驱逐至西伯利亚,她知道有生之年再也不可能回来。她说道:“这是你的生命。你将它开始,感觉到它是如此珍稀和美妙,就像是神圣的宝藏。现在,一切都 结束了,而这不会对任何人产生影响……”(摘自艾恩·兰德的《生而为人》)
艾恩·兰德的这段描述可以让你了解很多现象:某些人动不动就把你送去打 一场你全然不知道目的的战争,把你缴的税金用在毫无目的的用途上。政治人物除了关心自己的生命以外,他们一点也不在意你的生命。你是否听过政治人物说 道:“我相信我们应该设法结束这场漫延500年的波西米亚战争!我们必须派出军队,而我自愿第一个上前线!”没有,当然没有!在这段话中,“我们”是指你 和我,而不是指他们!你是否听说政治人物们愿意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与未来的收入,以协助“贫困者”?你是否听过他们说道:“以我为榜样?”绝对没有!他 们要求你做出必要的牺牲,以协助那些没有名字、没有个性的“贫困者”或为“公共的福利”奉献,这只不过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权力。为了当选连任,政治人物必须 花费你的税金来买选票。
这个国家的创始者非常了解这种情况。莫里斯(Gouverneur Morris)是美国宪法的起草人之一,他在1787年8月7日的演讲中说道:“把选票投给没有财产的人,然后富有者便会贿赂他们。”1993年的情况就 是如此:一位政治人物在筹措竞选经费时,答应以税务的漏洞、拨款、资助金……作为回报。这些特殊利益集团微笑地同意了,于是,这位政治人物便可以雇用从事 竞选宣传与民意调查的人员,并正式开始展开活动了!
那些辛勤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他们有资格享受自己的工作成果,难道不是很明显吗?政治人物凭借 法律力量强取你的工作成果,并把它们转交给那些在竞选经费上贿赂他们的利益集团,公正(failmess)的概念不应该如此界定。宪法中从来没有提到公 正,这是政治人物的合理借口,以强取我们辛勤工作的收获,用来保障他们自身的连任、权力、门面、13万美元的薪水、未花费的竞选经费以及退休的福利。
根 据这些事实,我们必须认定,通过自身工作与能力来创造财富,这是一种合理而公正的生活方式。美国的建国者将“上帝”之眼绘制在一元美钞的背后(金字塔的上 方),根据《韦氏字典》的解释,这代表“以供未来必要之用的先见之明”。一个政治上自由的国家,其目的在于保护经济的自由与个人的财产,而不是基于个人的 权力来重新分配财富。
宪法上的一些背景资料,或许可以让你更加了解美国建国者对“公正”的看法。宪法第一章第九节规定:“不可课征税金或其他直接 税,除非所课征的税金是以人头计算的。”换言之,除非每人分摊相同的税金,否则不可课征直接税。非常有趣的是,在137年的期间内,这便是所谓的“公正 ”。
1913年,“第六修正法案”通过,它允许“根据任何来源的收入课税,不需要考虑各州的人口比例以课征直接税,也不需要考虑任何人头上的问 题。”在该修正法案通过以后,对于年收入为5000美元的个人,“公正”的税率是0.4%。就目前来说,经过通货膨胀的调整,这项收入相当于8万美元,根 据1913年的税率,8万美元的收入仅需要缴纳320美元的税金。今天,就这个水平的收入来说,一般家庭所需缴纳的平均税金超过1.1万美元。各位可以发 现,所谓的“公正”,其行情的变化远超过S&P期货,而且完全取决于政治人物推行的政策。
同时,自由丧失的程度随着一些思潮而逐渐加 大:“政府的信念是缓慢的演变,而不是革命性的变化。”为了便于说明,看看克林顿总统的好友德里克‘希勒(Derek SheareR),他现在总是谈论“经济民主”。希勒认为克林顿是“革新论者”,并说“克林顿相信激进的政府”。希勒被任命为美国商务部次长以主管经济事 务,这难道不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吗?或者,让我们来看看劳工部部长罗伯特·赖克(Robell Reich)的经典评论:“我们必须开始表扬集体性的专家领导。我们需要多赞美我们的团队,而少赞美激进的领导者与勇敢的天才们。”
美国众议院筹 款委员会主席丹·罗斯滕利斯基(Dan Rostenkowski)是伊利诺伊州选出来的议员,他发表的一段评论最足以反映目前的政治心态:“对于那些过去10年享受富裕生活的人来说,我会尽一 切所能追讨他们的财富。”我们不妨把这段话来比较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James Madison)的看法,他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那些获得繁荣所需要的各种不同机能。”所以,你可以发现,自从1913年以 来,政府对道德与政治的信念已经不仅仅是一点点的变化了。
在合理的范围内,辛勤工作获得的财富应该受到尊重与赞美,难道父母不是如此教导我们的 吗?然而,目前的政府左派分子却否认工作是一种道德。他们宣称,福利应该被接受,因为每个人都有权抚养儿女;如果一位母亲希望养育18个小孩,这是她的权 利。若是如此,福利的对象为何仅局限为美国人呢?为何不是全世界的人呢?
政治人物的合理借口针对的是辛勤工作的结果——税金。他们认为,“你不可 以赚取而保有太多,”因为这是贪婪。贪婪的概念实际上已经违背原则,因为它可以代表任何你希望它代表的事物。对饥饿的人来说,拥有两罐花生酱也可以被视为 贪婪。事实上,就心理方面来说,贪婪仅是被用来攻击诚实而成功的人。例如,你从来不曾听说黑手党的首领是贪婪,人们仅将他视为罪犯。可是,一位犯罪的富有 生意人则是贪婪,他并不是罪犯!这便是政治社会试图劝服你接受的牺牲,使你对自己的成功产生罪恶感。想一想下面的问题:以合法的手段赚取而保有财富,这为 何是不道德?比尔·盖茨(Bill Gates)热爱他的工作,在37岁的时候仍不退休而继续赚取第7个10亿的财富,这是贪婪吗?从个人角度判定为不道德的事物,对整个社会来说也不可能为 道德。政治左派分子批评并阻止人们追求财富,却以民众的名义尽一切所能扩张政府的权力,这显示的是真正的虚伪。当人们控制希冀或需要的物质之后,他们为何 就变得邪恶了呢?如果一个人决定每星期工作80个小时,以便在高级餐厅吃饭,并驾着法拉利跑车,这究竟有什么错?为什么那些辛勤工作的富有者为不道德,而 那些不事生产的人便为道德呢?
上述问题的答案无关乎逻辑与误解,而是在于意识形态与心理架构。就后者来说,这是对成功的憎恶,他们希望成为摧毁成 功的力量,因为无法获得相同的成功使他们嫉妒。就前者来说,这是一种齐头式的平等概念,他们希望人们变成一种绝对不可能的情况——对工作与成功的欲望都相 等。自由派民主主义的目标是利他主义的道德,其政策并不是照顾有所需要的人,而是对于任何听起来似乎是“善”的动机都必须牺牲,而且追求自利则是“恶”。
白 利并不代表你必须牺牲他人的利益。它不代表你必须伤害他人,它也不代表你必须舍弃心爱的人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它更不代表你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剥削他人。它 的真正含义是:你有权利为自己而生存,你没有义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因为任何理由而被奴役。艾思·兰德(Ayn Rand)在所著的《哲学:谁需要它》一书中有精辟的评论:利他主义的道德观是什么?利他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人类没有权利为了自己而生存,服务他人是生存 的唯一目的,自我牺牲是最高的道德、德性与价值。
这并不是一种慈悲为怀的伦理哲学。它代表的是:当任何人需要你协助时,你有义务提供你的生命。然 而,当你决定拿一美元钱给路旁流浪汉买杯咖啡时,这代表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问题在于:你是否有义务提供你拥有的每一美元钱,直至你也成为流浪汉为止?你 的生命意义不应该因为他人的需求而受到奴役。如果你决定帮助某人,这很好,可是,这被称为慈善,而不是义务。
我之所以花费这么多篇幅来讨论这个问 题,是因为你在潜意识中必须相信,赚钱是一种健康而正确的善行。在利他主义的影响下,美国人民蒙受相当的罪恶感,这足以使人们担心自己的成功。作为金融交 易者,他们已经面对非常艰难的工作,如果你还怀疑这些行为的正确性,你几乎不可能成功。
另外,美国已经逐渐丧失其自由国家的本质。根据目前的自由 衰退状况,你可能会失去交易的能力。偏高的税率、新的法案、政治上的变革,这一切都可能使金融交易无法再继续存在。金融交易的基础是建立在概念与观念之 上。以下这些人的观念截然相反。他们的思想涵盖整个哲学发展史,但你仅能选择其中的一边为真理: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或柏拉图(Plato)。
·圣托马斯·阿奎那(st.Thomas Aquinas)或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
·约翰·洛克(John Locke)或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亚当·斯密(Adam Smith)或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或列宁(Vladimir Lenin)。
·兰德(Ayn Rand)或康德(Immanuel Kant)。
若希望成为一位成功的交易者,你必须能自由地进行交易。为了进行交易,你必须了解并能在观念的战争中坚定自己的立场。另外,你必须感觉赚钱是一种完全合乎道德的行为,而赚多少钱是你个人的决定。最后,你必须相信,你的生命并不积欠社会什么,他人的生命也不积欠你什么。
我无法在一章的篇幅内充分说明财富的心理学与伦理学,但我希望可以引导你进行这方面的思考,并了解美国正朝哪个方向前进。
我 们的社会体制最初属于资本主义,但1913年以来已经演变为一种混合的社会体制。社会的精英分子——政治人物、新闻从业者、教授与律师——他们是最初体制 的最大受益者。然而,他们大多根据自己的动机与个人的表现而反对财富分配的道德观。我希望各位可以拥有最大的自由,并追求最大的财富。


Book Link: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10&postID=24268

一个成功期货交易者的盈利法则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finance&MsgID=1471096

2008年10月28日 03:00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唐宗全

  散户在资本市场永远都是待宰的羔羊,一度被认为是投机市场的铁律,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也有一部分个人投资者凭借严格的资金管理,凭借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凭借扎实的理论和实战功底,不仅能生存下来,而且机缘巧合之下,往往能够获得很靓丽的投资收益。

  今天本报给读者介绍的是一位相对比较成熟的投资者 “J君”,9月10日到10月27日 “J君”取得了386.36%的投资收益。他是怎么做到的?其中有没有获利的秘笈?

  “J君”29个交易日收益386.36%

  近期,随着“两美”被美国政府接管,以雷曼破产清算为标志,次贷危机进入新一轮集中爆发期,大量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地雷一个接一个被市场踏响,金融市场血肉横飞,不光股市、期市、债市、外汇剧烈动荡,连一向承担避险职能的黄金都无法幸免,市场在一片哀鸿中风雨飘摇。

  国庆以后,国内期货市场一轮爆跌,不少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亏损累累,我们文中的“J君”却取得了出奇的成功。9月10日,“J君”化名“一定要整对”, 参加东航期货实盘交易比赛,成绩斐然!昨日以386.36%的收益率名列B组收益率排名第二,“J君”10月22日曾经以单日收益增长93.68%,累计 收益434.86%名列B组第一,29个交易日内最高收益为450%。

  “J君”是如何做到的?

  期货市场风险大,投机者平均三个月就更新一次,长久生存尚且不易,稳定赢利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如何长久的生存下去?这是每个新期民都非常想知道的,也是每个新期民必须要面对的考验和选择。“J君”是如何做到的?

  “J君”国庆节前空豆粕0901,开仓价格3455元/吨,国庆以后豆粕连续跌停,最后交易所强制平仓,10月8日2943元/吨平仓,每手获利5120元。

  “J君”14415元/吨空铝0812,14205获利平仓;然后1624元/吨开多玉米0905,1654元/吨获利平仓;11975元/吨开多锌 0901,12100卖出平仓;2948元/吨~3210元/吨,逐步做多白糖(3725,14.00,0.38%),3250全部平仓;14670元 /吨和14200元/吨,分别空金属铝0901,13700全部获利平仓。

  谈到为什么空豆粕,“J君”说:“豆类都在下跌,豆粕的跌幅最小”。看得出来,该君比较喜欢按趋势的方向布局,然后趁对手盘做反弹的时候下单做空。

  “J君”:“现在这个行情,你敢涨,我就敢空!”他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对自己的判断非常有信心。他说:“短多长空,是我近期的交易策略”。

  短多长空的交易策略比较成功,他最高的时候收益率高达450%。

  赢家的一般性原则

  从“J君”的投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有业内人士总结认为,他的方法主要是“顺大势、逆小势”。“顺大势”就是按照大趋势波动的方向中长期持有;“逆小势”就是指进场点的选择。

  买卖时机的选择是投资的关键,从某种程度来说投资就是开仓和平仓,选择好投资的方向,还要把握好投资的时机。

  “J君”说:“我这次的交易主要采取了短多长空的策略,如果我确认了趋势的方向,我会一直持有趋势单。我轻易不会去追涨杀跌,我一般是在反弹的时候高位沽空。”

  记者问:“你不怕趋势反转吗?”

  “J君”:“轻易就反转的不叫趋势,这个时候需要严格止损。趋势一定要持续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幅度。”

  投资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如何选择投资品种及交易的基本方向?“J君”说:“主要是结合基本面,并且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来选择。选择品种和交易方向,需要对盘面和品种特性有一定的了解,还要考虑自己资金能承受的持仓比例,“顺势、轻仓”是必须坚持的两个原则。”

  谈到成功的秘诀,“J君”特别强调“止损要快”!他说:“不要怕做错,就怕不认错。市场永远有机会,就怕机会来的时候没有资金。市场好比是战场,输一场战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胜利即将来临的时候,你没有子弹去消灭最后一个敌人!”

  对市场永远存足够的敬畏之心,时刻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

  小心持有、保持轻仓、严格止损、动作迅速、按趋势交易,既是交易的原则,也是交易的纪律。

Tuesday, May 12, 2009

Future experiences from 168 huaidan

http://www.trader1688.com/bb/viewtopic.php?f=8&t=9652&hilit=

一个有效的做法是open 任何一个trade 都跟上一个stop, 机械的加上.
为TRADER 的EDGE 什么?
比资金管理更难的是情绪管理,对自己真的不了解.
Some etchy trades are mostly due to that I regard the time I am off work to precious, so that I more or less force myself to trade.
我感觉future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住仓位,其次是不要stubborn,be flexible, be nimble,be open-minded。
礼拜交易过度小P结果最后一下一个当时固执几次然后这次结果深.
这是一个普遍毛病如果事先把握后来机会进入报复心里一样回来如果回来甚至有SHORT 回来冲动.

Fortunes are made in a matter of weeks and lost in a matter of minutes. This pattern repeats itself as each new generation of traders hit the market. They hurl themselves out of the night like insane insects against some sort of karmic bug-light; all thought and all existence extinguished in one final cosmic.

这个就是
接着文章之前看看自己提出什么办法
1把winning streak 事. 10/19 连续最后为了一个虚荣连续盈利一个亏损位置亏损越来越
2及时胜利下次如果及时后来还是奖励
3分析LOSING TRADES 时候看看不是毛病造成毛病一时哪些属于然后情况坚决

原文里的(谢谢cougarjump)

OBSERVATION # 5

Losing traders focus on winning trades and high percentages of winners. Winning traders focus on losing trades, solid returns and good risk to reward ratios.

CONCLUSION:

The observation implies that it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o focus on overall risk versus overall profit, rather than "wins" or "losses". The successful trader focuses on possible money gained versus possible money lost, and cares little about the mental highs and lows associated with being "right" or "wrong".

OBSERVATION # 6

Losing traders often fail to acknowledge and control their emotive processes during a trade. Winning traders acknowledge their emotions and then examine the market. If the state of the market has not changed, the emotion is ignored. If the state of the market has changed, the emotion has relevance and the trade is exited.

CONCLUSION:

If a trader enters or exits a trade based purely on emotion then his market approach is neither practical nor rational. Strangely, much damage can also be done if the trader ignores his emotions. In extreme cases this can cause physical illness due to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addition, valuable subconscious trading skills that the trader possesses but has no conscious awareness of may be lost. It is best to acknowledge each emotion as it is experienced and to view the market at these points to see if the original reasons we took the trade are still present. Further proof that this conclusion may have validity can be seen in even highly systematic traders exiting a trade for no apparent reason, and pegging a profitable move almost to the tick. Commonly, this is referred to as being "lucky" or being "in the zone".


-- 其实很多时候都有EMOTION, 自己还不觉得。刚TRADE 的时候知道有EMOTION,过了一段时间,一再控制,以为undercontrol了,其实更有害,一旦out of control 还不如明知道有EMOTION 干脆避免TRADE。时常碰到这种情况真是打击信心啊。心理负担加重更坏事


---------------------
体会
DT 时候知道预测跟随进去特别亏损倾斜预测比如--下面支撑等--那些本来应该进入工作

理论同意理解

It is best to acknowledge each emotion as it is experienced and to view the market at these points to see if the original reasons we took the trade are still present.